努力拼搏 立青春之志 赴奋斗之约
以梦为马 不负青春
距离高考还有一天
每一个学子都想考得高分
但是总有一些不法分子因利益驱使
打着交钱“躺过”的幌子
操控组织考试作弊
将国家考试变成“生意场”
下面一则案例告诉你
考试中的“歪门邪道”代价有多大
一起看看吧
案情回顾
2021年3月,在某国家考试发布通知后,王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以50万元的价格打包购买三门考试的答案,并以2.5万元至3.5万元不等的价格陆续招收122名作弊考生,收取定金62万元左右。因作弊考生人数较多、考点分散,王某找到被告人李四帮忙,先行支付5万元给李四用于组织作弊的开销。张三得知李四能提前获取该国家考试的答案,二人商定,李四提供答案给张三,每个考生通过考试后张三向李四支付一万元酬劳。随后张三以通过后交纳两万元的条件招收作弊考生。张三通过自己招收或朋友介绍的方式,组织包括其本人在内的15名考生参加该国家考试。
每场考试开始前,王某通过境外聊天软件“土豆”收到答案后便立刻将电子版发给李四,李四和张三打印出来多份纸质版答案分发给A、B考点的考生,由考生各自夹带小抄进考场。考试开考后不久,公安机关在B考点抓获张三等作弊考生,并从张三等人处扣押多份答案小抄。
法院审理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纠集他人组织122名考生作弊,依法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且情节严重,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应当按照其参与组织的全部犯罪处罚,对王某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五万元;被告人李四伙同他人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三十人次以上考生作弊,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依法应予处罚,对李四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被告人张三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纠集其他被告人组织15名考生作弊,依法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对张三判处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法官说法
国家考试关乎教育公平、就业机会与职业发展,是千万家庭的“民生大事”。公平是考试的底线,诚信是竞争的红线。任何践踏规则、破坏公平的作弊行为,都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公然挑战。司法机关始终以“零容忍”态度严惩组织作弊、非法售题、替考等犯罪行为,通过刑事司法的强大威慑力,筑牢公平竞争的制度防线。2025年高考临近,法官再次提醒各位高考考生:成绩源于汗水,成功没有捷径。诚信应考既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是不可逾越的法律底线。切勿轻信“包过”“保过”的违法承诺,任何夹带资料、通讯作弊、替考代考的行为,轻则取消考试成绩、禁考数年,重则可能触犯《刑法》,面临刑事处罚!切莫因为一时侥幸,让“作弊”成为人生抹不去的遗憾。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规定的“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仅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所规定的考试。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
(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
(二)中央和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
(三)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注册建筑师考试、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四)其他依照法律由中央或者地方主管部门以及行业组织的国家考试。
前款规定的考试涉及的特殊类型招生、特殊技能测试、面试等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
明天就要高考啦
小编提醒广大考生
遵规守法 诚信考试
同时祝福大家
考的全会 蒙的全对
超常发挥 灵光乍现
考神附体 如有神助
高 考 加 油 !
原标题:《【高考那些事】考试作弊违法 组织作弊更可“刑”!》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