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菜“宫保鸡丁”的来源,竟是一位泽被黔、鲁、川三省的清末名臣

名菜“宫保鸡丁”的来源,竟是一位泽被黔、鲁、川三省的清末名臣

丁宝桢丁忧期满后,贵州当地又爆发多起少数民族为首的起义,他被留在当地“物尽其用”进行对起义军的镇压。为此丁宝桢募起一支四千余人的军队,接连夺回了平越(今贵州福泉)、独山等多座城市。

咸丰十年(1860年),“天京事变”后出走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攻略湖南,丁宝桢又被调到湖南与贵州的边境进行防御,后因功被授湖南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府。他在岳州防御太平军陈玉成部期间,发动百姓严防死守,并于城内文庙掘地,得吴三桂所铸大炮数百尊,因此得以保全岳州全境。

吴三桂的大炮是既帮太平军也帮清军

予乃下令妇女幼弱者老皆避去,年四十以下十五以上者助城守。苦无枪炮,寻于文庙前,掘地得吴三桂所铸大炮数百尊,试之皆可用。民喜日“此天所以赞我太守也”咸有固志矣。

《丁文诚公(宝桢)年谱》

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丁宝桢被湖南巡抚毛鸿宾保荐为长沙知府。在岳州百姓的陈情攀留下,丁宝桢拖延了一月有余才得以上任。

巡抚山东

丁宝桢在长沙知府任上没待多久,很快在同治二年(1863年)改授山东按察使,只因山东的捻军闹得厉害,急需他这样的专业对口的人才前来“剿匪”。

当时也在山东镇压捻军起义的僧格林沁自恃科尔沁郡王的身份,一开始没把这位“空降”来的按察使放在眼中,不过丁宝桢不卑不亢的态度,最终还是赢得了“铁帽子王”尊重。

僧格林沁的照片

然而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战死于曹州,全军覆没,也连带已升任山东布政使的丁宝桢获罪,所幸其政绩卓著,又有曾国藩等为其辩诬,得恩旨留任,其后没有被降职,还于同治六年(1867年)二月擢升为山东巡抚。后来算起丁宝桢在山东拢共为官十三年,做了“三件大事,一件奇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剿捻。丁宝桢与李鸿章的淮军进行配合,采用筑圩、围河战术,逐步收缩捻军活动区域,最终于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将最后一支捻军起义军消灭于山东。至此困扰了清王朝近二十年的捻军、太平天国起义偃旗息鼓。

2023年电视剧《丁宝桢》中马少骅主演的丁宝桢

第二件大事是治河。丁宝桢在山东任职期间,多次修复被黄河冲毁的河堤,又调集人力疏通宿迁、巨野、济宁等地的河流,使黄河归漕。同治十年(1871年),郓城侯家林段决口,丁宝桢一面上奏朝廷,截留运河漕粮4万3千石以赈济灾民,一面拟定封堵方案并亲赴工地督办,最终仅用25天将决口合拢,原拟用银36万两,实际只用32万8千两,所余悉数归还藩库。这种为官的能力和清廉,已经远超腐败的清末官员的平均标准了。

第三件大事是办企业。丁宝桢作为一个士大夫出身的清朝官僚,在英美等列强的步步紧逼,以及日本对台湾展开侵略的时代背景下,敏锐意识到了想要不被外国人亡国灭种,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国家,创办自己的军事工业。于是在丁宝桢的大力操办下,光绪元年(1875年),山东机器局在济南北郊泺(luò)口(今属济南天桥区)破工动工,计划生产黑色火药,并造铅丸和铜帽等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机器局成立后,管理人员都是华人,没有外国人,这在当时中国的军火企业中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

山东机器局遗留下的旧厂房(来源:生活日报)

日后山东机器局生产的火药、枪炮弹、步枪等,出现在从1884年中法战争直到解放战争在内的中华大地的各个战场上。新中国成立后,山东机器局于1953年改称为“山东化工厂”,2002年整体改制为“山东北方现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至今。

这“一件奇事”,指的是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初六,受西太后慈禧宠信的太监安德海宣称“采办龙衣”,从北京沿运河一路招摇南下。丁宝桢看不惯安德海一行为非作歹,以其违背了清朝太监不许出京的祖制为名,“先斩后奏”将安德海一行二十余太监全部斩首后曝尸荒野示众(表明太监身份)。曾国藩得闻消息后称丁宝桢为“豪杰士也”,慈禧虽感到痛心却也无可奈何。

总督四川

还没等到山东机器局正式投产,丁宝桢于光绪二年(1876年)八月又被调任四川总督。慈禧为了勉励丁宝桢,还专门为之题写了“国之宝桢”字幅,以示尽释前嫌。这老佛爷对外不咋地,对内的用人心术,倒是有两把刷子。

慈禧题写“国之宝桢”

有趣的是,在进京入觐期间,丁宝桢听到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刑部开棺验尸的结果,“大怒,扬言于朝,曰‘葛品连死已逾三年,毒消骨白,此不足定虚实也’。”,还当面斥责主审此案的刑部尚书桑春荣糊涂。这件案件本来与丁宝桢没有瓜葛,丁宝桢却主动插了进来,老猫看来当属他做人快言快语,即曾国藩所称赞的“豪杰士”的行事风格。

丁宝桢上任前的四川,可谓“吏治腐败、军务废弛、水利失修、盐政紊乱、财库空虚、边疆不靖、教案迭出、经济凋蔽、民不聊生”,曾经的天府之国仿若人间地狱。

丁宝桢上任后,四川的政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整顿吏治,裁撤了营私剥民的“夫马局”,大力惩办贪官污吏,清理历年民刑积案;他改革盐政,在泸州设置官运总局,改“商运商销”食盐贩运为“官运商销”,保护盐商,减免税厘,实现了民间减负、府库增收的双赢,盐税岁增百余万两;他兴修水利,在其亲自督促下于光绪三年(1877年)九月开启都江堰的检修,采用新的技术方法让堰堤的坚固性大大增强,让“天府之国”重获新生。

在工业方面,丁宝桢移植山东的成功经验,着手创办四川省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四川机器局,生产水轮机等机器,以及枪炮、火药等军械,在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期间,四川机器局制造的军械恰逢其时,为抵御法军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机器制造局所属火药厂遗址(来源:微博 ID:驿路谈)

四川是中国内地联结云南、西藏以及印度的必经之地,又是以上这些地区的“大后方”,在风雨飘摇的清朝末期,英、法侵略者或以“考察”为名进入中国勘测山川河流等军事情报,或教唆边境的少数民族乘乱起事。丁宝桢一边提醒朝廷注意洋人动向,对洋人通商、游历这些请求保持警惕,一边发展军事,积极防备,解决边境的少数民族问题,并派人赴印,考察藏边情势,为日后中英交涉创造出有利于中方的条件,可以说丁宝桢在维护中国西南边境领土完整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月二十一,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任上于成都病逝,享年六十七岁。由于俸禄多被用于救济百姓,这位封疆大吏病危时竟然债台高筑,身边的随员们凑在一起才拿出办理丧事,扶柩回乡的钱,丁宝桢对于蜀地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由于担心在故乡贵州受到乱民的骚扰,丁宝桢很早就把所有家人都迁到了山东,因此他的灵柩也运回山东安葬。朝廷下旨建祠追赠其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其子丁体常等遵从父亲之遗命,为了不扰民,由水路扶丧。次年秋,灵柩回归济南。士绅百姓“郊野祭吊,军民悼哭”。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月二十五,丁宝桢安葬于历城的丁家林地原配谌夫人墓的东侧。丁宝桢故居原位于济南市旧军门巷11号大院,惜于2002年被彻底拆毁。

丁宝桢故宅鸟瞰(来源见水印)

回到开头“宫保鸡丁”的来历,因丁宝桢曾被封为太子少保,少保和太保在古代都被称为“宫保”,因此丁宝桢家厨中做过的一道鸡肉丁为主的酸辣口的菜,日后被称为宫保鸡丁,黔、鲁、川三省都认为本地是丁宝桢在任期间发明的这道菜。

只是令人唏嘘的是,这样一位放眼中国历史都称得上杰出的名宦,身前保国保疆,勤政为民,身后却名声不显,不仅家宅不保,一道传世名菜大部分人也不知道来头。老猫觉得,这样爱国爱民的丁少保,值得我们每一次在吃到“宫保鸡丁”时都怀念他。

参考资料:

[1] 郭其程 普伍胜 丁宝祯手订《年谱》稿本考录 《文献》 2004年1月第1期

[2] 文史天地 【专题文史】丁宝桢:刚正清廉的中兴名臣 搜狐号 2018-12-29

[3] 徐君 从“固川保藏”到“筹边援藏”:晚清西南边防意识之形成———以丁宝桢督川十年(1876—1886)为例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年6月第19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详解不同类型的编码器安装方法
体育在线365

详解不同类型的编码器安装方法

📅 09-07 👁️ 470
三星Galaxy A5(16GB/电信4G)网友点评
365体育怎么打不开网址

三星Galaxy A5(16GB/电信4G)网友点评

📅 09-14 👁️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