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澎湃新闻》的最新报道,第六轮“苏超”的场均观众人数已经飙升至3.9万!这次的“南哥之争”可谓是精彩绝伦,南京与苏州的对决不仅握手言和,更创造了上座率的新高,竟然达到了60396人。相比之下,他们旁边的中甲联赛上座率却只有可怜的5000多人,真是让人忍俊不禁,职业比赛竟然输给了业余联赛,究竟发生了什么?
让我们从归属感谈起,似乎城市的名号能带给人们更深的认同感,因此吸引了不少非球迷前来助阵。票价方面,虽然有些小差异,但其实如此低的门票和丰富的赛事氛围相比五元与五十元的差别,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毕竟,在江苏十三太保的经济实力下,各市之间的恩怨情仇可不是什么小事。如今门票收入不仅仅是钱的事,背后更是安保、运营等费用的支撑。我们不得不说,未来的格局得更宏大,推动地方的旅游经济也不失为一种良策。不仅如此,南京的商场、餐厅、酒吧和地方广播台都在热烈转播苏超的比赛,简直是一种全城狂欢的气氛!
当然,国际足联此时心里也不一定轻松。想想看,国足至今未能冲进世界杯,这可让他们急得直跺脚。现在苏超的火爆程度令人咋舌,除了票房收入,赞助商的数量也从六家蹭蹭地涨到十九家,势头不容小觑。如果国足真的能在世界杯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国际足联都能从中收获多少财富啊!回想卡塔尔世界杯,虽说国足未能参赛,中国企业依然以10亿美元的赞助费成为了最大的赞助商之一,这足以说明市场的巨大潜力。
而说到亚洲的世界杯名额,现在是八个,可国足为何还未能挺进?中国市场如此广阔,国际足联急得直冒汗。但为了不让外资轻易获利,国足似乎又承担起了责任。苏超的火热,带动了江苏省在多个领域的同步发展,经济、交通、餐饮、商业、旅游等一应俱全,数万人的涌入为江苏各个城市注入了新生力量,甚至使得体育与文化的发展都如虎添翼,江苏苏超的名声开始响彻四方,犹如星星之火,有望燎原。
展开全文
不过,说到中国举办大赛,媒体人骆明却指出了一个现实中的坎——天气。南京19点35分开场,还得忍受37度的高温,实在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如果中国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主办世界级大赛,球场降温技术势必要上升到议事日程之上。
那么,接下来的苏超该何去何从?永远火爆下去显然不是答案。这样的热潮无疑对江苏的三支中甲球队——南京城市、南通支云、苏州东吴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失去的关注度可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热情,甚至球队可能面临解散的风险,毕竟没有人关注却辛苦在投入,这样的职业足球还有何意义呢?所以,我们不禁要问,未来的苏超,究竟会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