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感染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女性感染淋病后,症状表现主要集中在下生殖道症状、泌尿系统症状、全身症状等方面。
1、下生殖道症状:女性感染淋病后,下生殖道是主要受累部位。宫颈是最常感染的部位,表现为宫颈口红肿、触痛,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白带增多,颜色发黄、质地黏稠,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性交后出血。阴道黏膜也可出现充血、红肿,伴有瘙痒或灼热感。此外,淋球菌还可能感染前庭大腺,导致前庭大腺炎,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大阴唇下部红肿、疼痛,可形成脓肿,有波动感,行走困难。
2、泌尿系统症状:淋球菌可上行感染泌尿系统,引发尿道炎、膀胱炎等。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的尿路刺激症状,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或刺痛感,严重时可出现血尿。尿道口红肿,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挤压尿道时分泌物增多。部分患者由于炎症刺激,还可能出现急迫性尿失禁。
3、全身症状:在淋病感染的急性期,部分女性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食欲不振等。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患者体温可超过39℃。这些全身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数天内出现,随着病情进展,若未得到及时治疗,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
若淋病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炎症可蔓延至周围组织和器官,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盆腔炎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等。患者会出现下腹部疼痛,疼痛为持续性,常在性交、活动后加重,伴有坠胀感。还可能出现白带增多、月经紊乱,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严重的盆腔炎可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引起宫外孕或不孕。
女性淋病的治疗
以抗生素为主,遵循及时、足量、规则用药的原则。推荐使用头孢曲松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一般采用单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可有效杀灭淋球菌。对于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可选用大观霉素,同样为单次肌内注射。若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在治疗淋病的同时,需加用抗衣原体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行为,防止交叉感染和病情反复。性伴侣也需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无论其是否出现症状。治疗后需定期复查,一般在治疗结束后的1-2周进行,通过症状观察、分泌物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等方法,判断治疗效果。同时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避免盆浴,以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