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讲话 做好家教 树好家风
霍山县局 刘 浩
我小的时候,出生在农村,父亲当兵在外,常年不归。母亲务农,目不识丁,母亲从小教育我的就是要当一个老实人,干老实事、讲老实话。参加工作以后,被社会教育灌输的思想是讲老实话会吃亏地,做人干事讲话要审时度势,学会圆滑。但我个人的理解却不尽相同,诚然,讲话的方式方法确实很重要,特别是我们从事税收的职业原因,“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征纳双方往往会因一句话过激过烈,而造成矛盾。但是正因为我们职业的原因,对纳税人明显故意违反税收规定的行为,这时我们就不能“好讲话”了,更不能无原则的乱讲话,这时候就要“学好讲话”,不能让人受制以柄。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学好讲话”,特别是共产党员,俗语说“祸从口出”,“老毕”事件,给每个人都敲了警钟,该讲的讲,妄议中央等不该讲的,不能讲的,要守牢自己的口。
家风的世代传承通常要依凭良好的家教,至于好的家风家教,智者见智,各家不一,因我是来自农村,家族仅从我父亲一辈起才念过书,祖辈都因家庭贫困,没有文化。自我记事起,我被灌输的家庭理念就是“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诚实待人,清清白白”,简简单单16个字,但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却很难做到。在我的印象中,从未见过父母与人起过争执,总是与人友善,邻里和睦。生活上,大到房屋装修,小到柴米油盐,父母总是算了又算,为了几角几元,宁多跑路而去节约一毫一厘。能自己干的事,绝不麻烦别人。可是有时,他们也大方得让我们子女惊讶,去年,正值我缺钱装修房屋之际,我远房一个多年不走动的亲戚,因遇到困难,伸手向我父母借钱,我在家劝他们不能借,借了不知何时才能还。可父亲却说,是“钱好还是人好”,何况还是亲戚,就是不还也得借。如今,我也已到了不惑之年,但对父母的一些行为,有时仍然觉得不能理解,但又找不出理由去反驳,最后总结一下,自己世俗了,还是他们做的对。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这些小事,我发现,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小孩,我们知道他偷偷的攒着他的零花钱、压岁钱舍不得花,可今年听说外公外婆家要拆迁,他却主动贡献出了自己的私房钱,说给外公外婆的装修赞助费,让我的岳父岳母连连夸我教子有方。通过这小事看家教家风,让我们明白,良好的家风家教,其实就是正确的为人处事的准则,是崇高的社会道德规范。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我们为人父母者,就是要教育下一代做人做事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做好家教,树好家风,代代相传。